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面对社会的疾速变化,他们表现出一种“非理性”态度,有的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有的高举“回归自然”的主张乐于描写自然风光;他们的笔下流露出忧郁感伤,也有着超凡的叛逆形象。以下属于“他们”的作品是
A.《十日谈》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老人与海》
2 . 中世纪时,受教会影响,简约、朴素的着装受到欧洲人的推崇。下图所示是14、15世纪欧洲的流行服装,女装流行蓬松宽大的袖子,男装流行打褶大衣、紧身裤。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们渴望摆脱宗教影响B.贵族生活追求奢侈豪华
C.艺术侧重反映百姓生活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风尚
3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突出,但失传现象也比较明显。如:指南车相传出现于黄帝时期,但后世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越王勾践剑(青铜剑)技术在后世失传,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也出现断裂。推断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2022-03-31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代的文人画强调“古意”“士大夫气”,重视文人士大夫的内在修养,以远离职业绘画来显示自己的洁身自好。在明朝中后期,文人画在其艺术功能和存在方式上多与职业绘画相混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封建体制的僵化B.理学思想的影响
C.市民阶层的形成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3-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传统社会流行一种说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晚明社会出现了“新开门七件事”,即谈谐(说笑话)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市民阶层的壮大
C.专制制度的松弛D.传统社会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020-07-21更新 | 1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唐代书法艺术“尚法”,积极浪漫且感性,楷书、草书多样发展,法意相参;宋代书法艺术“尚意”,向内收敛,消极沉静,理性行书大兴,以闲适为主调,意趣兼备。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书法技巧的成熟
C.政局变动的频繁D.商品经济的发展
8 . 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从思想文化上启蒙民众觉醒,但这一“求个性自山、解放”主题的初衷在1919年后不得不让位于国家主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国民革命运动高涨D.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2020-09-27更新 | 27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逐渐兴起。这一变化
A.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说明中央集权符合礼制
C.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影响D.根源于儒家思想的式微
10 . 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B.“德主刑辅”、“大德小刑”
C.“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19-04-23更新 | 3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