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1 . 1866年,奕䜣以洋人制造机器、火器,“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为理由,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延聘西人教习天文算学,招收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等入学。这一主张
A.减轻了顽固势力的攻击B.适应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C.巩固了科举制度的地位D.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2 . 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C.理学观念影响绘画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
2019-11-19更新 | 10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B.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D.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4 . 【礼乐文化与儒家伦理】

材料一 礼(繁体字:礼)者,履(鞋.践)也,所以事神致富也,从事为丰。

——许慎《说文解字》


(1)许慎认为“礼”的起源与什么活动有关?请为许慎的主张寻找一个诠释依据。

材料二 如果说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制定者,那么孔子就是“礼乐”的坚定维护者。


(2)孔子是怎样维护礼乐制度的?

材料三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晋侯苏编钟上的铭文完整地记载了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3)上海博物馆在进行文物巡展时,晋侯苏编钟应编在哪一朝代的展区?(注:展区是按朝代划分的)编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材料四 荀子认为:“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


(4)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概述“礼”的观念在先秦时期的演变趋势。

材料五 因此他(指王阳明)说:“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


(5)概述儒家伦理的发展过程。
2019-11-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算机可以以极高的精确度和速度进行数学和逻辑计算,具有记录个人许多事实和列出拥有某些共同特质的个体的能力,可以得到由无数文件组成的信息,可以储存视觉和听觉图像,并用想用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随着计算机的进步,它的认知能力可能接近人类的大脑。21世纪,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产生:“互联网+",即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据[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等


材料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019-04-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词从开始的以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尤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这反映了宋词
A.文学的功能非常强大
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浓厚的儒家人文情怀
D.题材范围逐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
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2019-01-28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选考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2019-01-04更新 | 266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9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C.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
2018-11-15更新 | 6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2018-12-11更新 | 7513次组卷 | 125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