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柏拉图的这一主张(     
A.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
C.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D.是对城邦制度的政治构想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不同的学者各有其看法。有学者提出,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潮演进的主流;有学者把近代中国思潮演变比作一幅思潮蜂起、波澜壮阅的历史图卷;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贯到底的系人心弦的巨大思潮,是近代中国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原动力。

——据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


围绕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选择材料中某一看法或者自行提出一个看法,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汉儒倡导“王者不臣”,认为良好健康的君臣关系应该不是隶属性、功利性的,而是相对性、礼制性的。汉代“王者不臣”的政治理念(     
A.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政治温情B.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C.完全背离了君本位主流思想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11-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孔子主张“(君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主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这说明先秦儒学(     
A.反对君主集权B.等级观念鲜明
C.强调天人合一D.民本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B.三国鼎立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2022-11-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洋务运动时期,发生过多次论争,如同文馆论争、造船论争、铁路论争。这些论争实质上是(     
A.是否维护封建国体之争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
C.地主阶级内部路线之争D.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之争
2022-11-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作为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促使秦国富强。在宋代,商鞅受到士人的不断议论。北宋思想家张耒认为从短期来看,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兵强民壮:但从长期来看,却导致下情难以上达,遂招致“民心日离而君孤立于上”。苏轼在《商君功罪》中指责商鞅论功行赏的措施使百姓皆追逐军功及牌禄,使秦人只“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除此之外,苏轼认为商鞅变法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以严刑峻法代替了周公、孔子的平易近民与忠恕之道。宋代君王认为儒家思想利于士大夫道德意识的培养,提倡以儒治国,也反对商鞅的“重刑轻赏”的法治观念。

——摘编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对商鞅变法的看法,并分析商鞅变法在宋代受到议论的原因。
2022-11-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色彩的使用非常大胆:他们以黑色代表高贵和尊荣;以红色代表火热的激情和爱情;以黄色代表高雅;以绿色代表希望;以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这表明艺术家们(     
A.着力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B.推动绘画艺术进入黄金时代
C.推崇科学人文的理性社会D.倡导热情与活力的精神风貌
2022-11-14更新 | 35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让普通人明白人伦道德秩序是人所固有的精神,不做违反伦理道德、大逆不道的事情成为宋明思想家的重任。最契合上述目标的思想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宣王时,稷下学宫定期举行常规性的学术聚会,称为期会。学者们在演讲和辩论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诞生了很多巨著,如《管子》86篇、《慎子》12篇、《邹子》49篇、《孟子》7篇、《孙卿子》33篇、《韩非子》55篇、《晏子春秋》8篇等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也出于稷下。

——据王志民《稷下学宫: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

材料二   礼义大本复明于世,固周程之功,然近世诸儒亦为有助。旧来儒者谈经不越乎注疏而已,至孙明复、刘原父、及永叔,始自出议论。

——《朱子语类》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文化现象及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者“自出议论”的学术目的,举一例说明朱熹是如何传播儒学的。
2022-1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