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2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和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2022-10-21更新 | 105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内涵
西周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大多受过“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指文士,即具有一定知识和才学、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特殊阶层,来源广泛,派别众多,为各诸侯国所重视。
两汉(武帝后)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
魏晋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隋唐宋元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
明清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地方上的文士如果能够掌握儒家学说的教条,并能结交各级政府官僚,就能被保送并成为贤良方正、孝廉、茂才、博士弟子等。材料可用于探究(     
A.察举制的弊端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科举制的弊端D.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22-23高一上·湖北·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细讲中国历史》(全套12册)的部分标题,对应中国古代史上不同的时期。

2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6大一统王朝的确立
3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8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
4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10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
5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12沉暮与新生
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指出其对应的时期,结合具体历史史实对标题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2-10-15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这种文学形式不是载道的工具……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下考试内容的要求B.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C.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D.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022-10-1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6世纪的笛卡尔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这可用于说明(     
A.启蒙运动促使欧洲人文主义的复兴B.文艺复兴使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人文主义思想被欧洲社会普遍接受D.科学发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     
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09-26更新 | 7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当“致良知”,用反求内心的方法,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而黄宗羲提出,“致良知”的“致”是人的实际行为,而不是苦思冥想。黄宗羲的主张体现的精神是(     
A.重视考据B.反抗权威C.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下列选项与材料中商鞅观点一致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D.“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