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代倪瓒曾说:“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下列绘画作品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洛神赋图》B.《清明上河图》
C.《墨兰图》D.《游春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19世纪初的漫画,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  )


《它究竟能跑多快?》
A.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发展B.电气时代重化工业兴起
C.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生活
3 . “他感觉自己使动力学成为成熟的科学,感觉自己空前揭露了惊人巨大的宇宙,拓宽了人类心灵和眼……他与开普勒共同承认哥白尼,也与牛顿共同展示了天空的法则。”据此推断,“他”是(  )
A.布鲁诺B.普朗克C.伽利略D.爱因斯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以下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苏豪柳俗易安体B.知善知恶是良知
C.李杜诗篇万口传D.老旦青衣水袖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将其名为《天演论》…“自此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进化论思想从传入中国开始,就被浓重的政治色彩。加上19世纪来中国面临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使中国人越来越推崇进化思想,将之视为社会的普遍“公理”。梁启超在他的《自由书·豪杰之公脑》中就说"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之公例也。这种思想僵化了人们的思维,进化历史观的单向进步发展思维,也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赵静《“五四”前后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6 . 下表内容反映出二人的分歧在于
人物                                                
陆九龄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
朱熹“理”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先;伦理纲常永远存在,“不可磨灭”;致知格物只是一事

A.天理与人欲的关系B.理的存在形式与求理方式
C.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D.理是否为世界万物之本原
7 . 1923年梁启超曾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这段话
A.解释了中体西用的局限B.表彰了辛亥革命的贡献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转型D.分析了新文化运动起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一上台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形成了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地主经济机制,这就势必要求科学技术来适应其各种各样的需要。著名的“三大发明”,就是为宋代在广阔地域上组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宋代农民和工匠所受封建国家赋税剥削虽较前加重,但他们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得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如苏颂领导的水运仪象台的研制,掌禹锡领导的医书的编纂,都是典型的例子。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

材料二   历史总是向前进步的,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都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步。唐宋之间的变化之所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就是因为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变化的层面比较多,但这些变化和差别都不是质的变化而只是量的差别。严格地说,这种变化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而不是什么“近世”的变革。

——李建《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与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因素。
(2)提炼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宋朝相比唐朝发生的显著变化。
9 . “其实儒家思想的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关于新儒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儒学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家的胜利
B.新儒学顺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各种思想并行不悖
C.新儒学使君权无拘无束,在君民关系上突出了君本位
D.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和佛教思想
10 . 宋以前的画家评价一幅画一直以画工、技法为评价对象,而到了元明时期,品画标准已经用人品代替画品,注重画家的德行,画作的风格也从写实走向写意°促使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经济的发展
B.宋明理学的影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绘画技巧的演变
2019-07-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