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1 . 1924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什么叫做民生主义呢……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生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中心          ②民生主义的目的是“养民”
③民生主义的实现方式唯有平均地权       ④民生主义已等同于社会主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开了。”“这个时代”
A.充满浪漫主义情怀B.资产阶级统治完全确立
C.理性成为精神内核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 . 14世纪中叶,当教会要求教徒受难和屈从却不能阻挡“黑死病"蔓延时,一些医生开始寻求防治的办法,如用放血疗法研究疾病、提出隔离疑似病例的主张等。这场灾难
A.冲击教会的传统观念和权威B.标志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
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导致了人们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学者王韬认定“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李鸿章、奕等人反复论证西方算术中的“借根方”脱胎于中国“四元之学”;郑观应也以“西学中源说”力证西学乃中华古文化西传所成。材料折射出
A.中国人的盲目自大B.中西文化联系紧密
C.学习西方阻力很大D.全面西化思潮出现
6 . 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B.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
C.力图冲破周孔儒学束缚D.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
7 . 14世纪至17世纪的西方思想家们,虽然在政治方面仍属于中世纪的历史阶段,但他们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无疑更接近和认同于西方近代历史。据此可知,他们
A.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B.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C.丰富了人文主义内涵D.反对变革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官箴主要是官员从政期间的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用以劝诫和感化同僚,使其更好的为官从政。历代官箴强调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义“修身”,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思想渗透到政治活动中B.官箴有效提高官吏的行政能力
C.儒学发展到心学体系化完成D.理学成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铲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而毋宁说是以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取代了旧的控制形式”。 作者认为宗教改革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B.没有摧毁天主教会的权威
C.强化了对世俗生活的干预D.阻碍人文主义向纵深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