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8 道试题
1 . 游侠多是“不轨于正义”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立传,肯定其言信行果、轻生尚义、不畏生死;班固在《汉书》中着重突出“游侠”无视国家法纪、暴力任杀,对其大加批判。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侠义精神不被世人认可B.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出现弱化
C.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阶级差异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2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的大变革B.社会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的支持D.兼并战争的兴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变以来,帷幄所擘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款(签订和约),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兴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观诸国之海军表,其国力竞争之消息,可以默喻矣。”他还指出,国家生存要素为土地、人民、主权。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的土地包括领海,认为海才是国的界境。因此,他积极呼吁政府向西方国家订购“各项海陆空新式武器”,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来华教练我国海陆空军学生,以建立强大的海军。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孙中山便向国人大声疾呼;最先可以灭亡中国的是日本。为此,他在捍卫海权的宣传中,常以日本帝国主义为未来的假想敌,从国家战吆上唤起人们的警觉。

——摘编自《“海洋梦”系列丛书·走向深蓝中国海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源海防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魏源海防思想与孙中山海防思想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海防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4 . 明清鼎革之际,中国社会经历了“海徏山移”的历史巨变,士人们开始对传统帝制时代的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其中唐甄(1630—1704)以平等思想激烈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与唐甄的政治观点相似的思想家还有(     
①王守仁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儒、道、墨、法四个学派有精彩的评论。如表所列评论,按儒、道、墨、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③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④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日报》的这一行为(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B.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
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9 .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图汉字“马”的演变过程体现出中华文明的(     
A.多样性B.凝聚性
C.吸纳性D.连续性
2023-1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不断壮大。他们不仅要接受教育训练,还要了解过去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学习先辈们在战斗中临危不惧、为国牺牲的精神,理解“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思想理念。这(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说明儒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表明士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D.反映出士阶层推动社会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