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文中将自己的著述初衷表达如下:“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反映出(     
A.传统医学重在教化病人心理B.中医不断完善自我
C.儒家思想浸润传统医学伦理D.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2 . 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3 . 15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瓦拉认为圣徒所褒奖的贞操美德“是一种侵犯人的本性的暴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人的痛苦”。这一思想(       
A.追求宗教信仰自由B.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C.认为知识是道德本源D.强调了人性本恶
4 . 《圣经》中规定营利性借贷属于禁止行为。16世纪,英国牧师威廉·哈里森感叹:“经犹太人传入的高利贷活动,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徒熟练掌握。这种生意是如此之普遍,以至于出借钱财而不求回报的人通常视为白痴。” 15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有息借贷给予一定宽容的法案。这一时期促进英国借贷观念转变的有利因素为(     
A.英荷战争需要资金来源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宗教改革撼动商业理论D.西印度公司表示了支持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6 . 佛罗伦萨人米兰多纳(1463—1494年)说:“就让某种神圣的远大抱负进入我们的灵魂,这样一来我们将不会满足碌碌无为的生活,我们会奋力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这反映出,米兰多纳(     
A.深受宗教观念束缚B.阻止人们追求物质
C.具有积极的人生观D.要求个人自由幸福
7 . 19世纪晚期,晚清学者陈虬在《经世博议》中说:“夫科目者,人材之所出、治体之所系也。今所习非所用,宜一切罢去,改设五科:曰艺学科;曰射;曰算……曰西学科,分光学、电学、汽学、矿学、方言学、化学六门,试以图说、翻译。”据此推知,这一主张(     
A.促进了西学传播渠道的有序化B.说明科举考试的程序亟待完善
C.遭到封建统治力量的全面抨击D.迎合了国内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8 . 1825年,魏源编撰的《皇朝经世文编》以吏政、户政、礼政等八纲为主要内容,常为当时施政之依据,风行海内。1841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印行数量不大。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流观念滞后于时代潮流B.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C.经世思想成为挽救危机的法宝D.程朱理学逐步完善
9 . 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首次刻印,到1852年仅有2个版本,1866年后被翻印,至1902年国内共有14个版本;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于1848年首次刊印,到1866年后才被翻印,此后多至18个版本。这一现象说明,19世纪40—60年代(     
A.西学还没有受到普遍关注B.西学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
C.中华文化遭受到西学冲击D.学习西方成为清政府共识
2023-03-04更新 | 1469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必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5世纪,一块据说是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臂骨,被亚平宁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国王同基督圣徒的遗骨放在一起;有人甚至卖了一个农场去买一部李维的手稿。这反映出,当时(     
A.有编修史书的文化传统B.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广泛
C.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D.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2023-03-02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