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由此可见,他主张
A.全盘西化B.固守传统C.维新变法D.民主革命
3 . 意大利佛罗伦萨剧作家利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这一观点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理性主义D.民族主义
2020-12-12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020-12-11更新 | 3730次组卷 | 13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 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判断
A.中国与欧洲近代化模式基本一致B.中国近代化道路环节不全
C.中国近代化是从变革人心开始的D.中国近代化实践次序倒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
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020-12-06更新 | 74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一故事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C.变革D.逍遥无为
8 . 1992年春,邓小平带着对中国改革开放极其忧虑、紧迫的心情,开始他一次历史性的南方之行。他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途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C.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0-12-03更新 | 112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卷提升篇)
9 .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核心是(     
A.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B.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10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江苏省程桥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