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有所不同,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摘编白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史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摘编自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汉字的历史,如果从殷商时代算起,距今(2019年)已有三千多年了。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汉字一直处于变动与相对稳定之中。汉字的演变,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要还是简化,这是汉字形体变化的基本趋势。清末民初,正式出现了汉字简化的呼声。

五四运动以后,改革汉字的呼声逐渐高涨。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又提出“减省汉字笔画案”,并明确指出:现在减省汉字笔画,应该根据现在通行于民众社会的简体字。1935年8月21日,民国教育部发布命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简体字表由民国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主持制订,主要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在当时又称为“手头字”。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公布后由于国民党内某些要人的强烈反对,1936年2月不得不宣布“暂缓推行”,从而夭折。

——摘编自陈太章《论汉字简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认为需要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的理由,指出汉武帝所采取的对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的形成对“主导性的价值观”的冲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推行汉字简化的背景。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发的汉字简化运动。

2 . 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在给英王的回信中说:尔国王表内总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藉,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今本大臣等奏蒙大皇帝,格外天恩,倍加体恤。凡在——年六个月之内,误带,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摘编自1840年1月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

材料三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摘编自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1)结合材料一,评价乾隆帝给英王的回信内容。

(2)材料二中林则徐给英王写信的背景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给英王写信的主要意图。

(3)据以上材料,指出清朝统治者观念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孙中山在思想理论上作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所述文章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理论?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请列举两项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反映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位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为例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的“启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儒学以“仁”为思想内涵,重视人伦,推崇王道;虽然在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没有被统治者太多重视,但……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聚徒讲学,社会影响巨大,有非儒即墨之说。

糅合道、法和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阐释君权,以“独尊儒术”巩固统一,以纲常伦理维护秩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经学,造就儒家治术人才。自此百余年间,经学极盛,成为官学的统一教材。

提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和人性都是理的体现,通过“格物致知”或内心反省才能获得理。……将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至深至巨。

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君主专制主义,提出“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学发展变化的特点。

材料二在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似乎可以划分为两大流派。“内圣”:颜回→子思→孟轲→程颢和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王阳明→孙奇逢……“外王”:子夏→荀况→叶适→王廷相→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龚自珍和魏源……,呈现出两大流派此起彼伏、交相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儒学的两大流派各有何侧重,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每个流派用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6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生成于不同时期,植根于不同土壤,二者既有一些共同之处,又有不少差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新文化运动反对贵族文学,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胡适提出:“文学不当为少数文人之私产,而当以能普及国人为一大能事。”鲁迅强调新文学的目的是创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文艺复兴从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呼吁作家面向大众,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以无畏的姿态摇动儒学统治的根墓,把文学从旧思想禁锢下的文学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作家蒙田宣告:“盲目虔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科学启发人们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托玛斯·勃朗在《医生的宗教》中抨击宗教权威做了杀害真理的勾当。在批判传统的同时,文学先哲致力于传统的重建。胡适高扬白话文学,称文学史上“稍有生气者皆自民间文学而来”,《七侠五义》《红楼梦》等白话小说是“最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胡适挖掘传统文学中有灵性和生命力的东西,与白话等一起构成新的文学传统。文艺复兴也经历了批判和重建传统的过程,本质也是重建富有活力的文化传统取代禁锢个性的文化,为新的文学发展建构合理的历史基础。文学巨匠把争取自由、独立人格视为己任。鲁迅疾呼,“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陈独秀强调“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呼喊把人从压抑个性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与文艺复兴的特征十分吻合。彼特拉克宣称他只想拥有“属于人的那种光荣”;但丁高呼,“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瓦拉也强调,每个人都有思想自由和独立的个性自由。

——李靖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比较》


(1)根据材料归纳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学发展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文学运动在性质上有着怎样的相同之处?并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新运动的历史作用。
2018-01-15更新 | 11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
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关德。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材料三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宋元时期的理学家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9 .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陆续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的《四书》《五经》带回欧洲并译成拉丁文字,使欧洲人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一些传教士所写的较高水平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有不少人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欧洲文明史上,欧洲大地上出现一种对非欧洲文明的“热”是罕见的,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我会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法律治理,用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任何导师,像孔夫子那样的先生,他们的威望和教诲很容易从这个帝国的某一角落传播到全国各地。没有人敢于抵制流行看法的洪流,后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对祖宗制定、世代相传、大家公认的成规提出异议

——【英】大卫·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

材料四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导致18世纪欧洲出现一股“中国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材料三休谟对中国文化持何种观点?与伏尔泰相比,休谟为什么持这种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有何具体表现?

2017-05-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