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概况
1844年宁波女塾开办,这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19世纪60年代初至1876年教会学校数量增多,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多。教会学校开放女子教育,促进了女子入学,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早期改良派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最早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倡导女子教育。
维新派康有为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女子应该上学。
梁启超重视女子教育,系统论述了女性受教育的必要性。
1898年梁启超、经元善创办经正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己创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1902年,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段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段专门设立女子中学校,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1920年,北大校长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开创了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不分性别进行教育。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其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是中国女性教育的第一份法律成文。

―-摘编自徐颖《一文纵览中外女子教育的发展》 


该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0-27更新 | 655次组卷 | 8卷引用:期末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陈独秀孔子董仲舒毛泽东魏源
朱熹黄宗羲邓小平李鸿章老子
梁启超胡适韩非子孟子严复
王阳明墨子顾炎武孙中山康有为
从上表中,选取3~5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列出人物,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伏尔泰
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中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三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所拟观点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把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8个阶段

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第三阶段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
第五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第七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
第八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据周进《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农书与历史文化遗产

材料一



(1)某教师为了解释“《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一观点,查阅资料并制作了上述卡片。请你运用以上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解释。

材料二  下图为宋代对外贸易(局部)示意图。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泉州一系列遗址展示了10-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商业中心的活力以及与内地的联系。泉州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市舶司遗址、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石湖码头、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六胜塔等。



(2)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请你为校刊“史海泛舟”栏目写一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泉州”的短文。
2022-07-25更新 | 34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练习(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先秦到秦汉人殉与俑殉盛衰情况曲线


——摘编自王元朝《先秦秦汉从人殉到俑殉习俗演变与比较研究》


上述曲线是学者对先秦、秦汉时期历史现象发展轨迹的分析,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阐释。(趋势可以从一个或多个阶段进行分析概括,阐释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东西方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人民强烈追求着政治上的和平与经济上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纵观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史,可以说中西方各领时代风骚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西方却后来居上,这其中的道理是值得当代人探究的。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属于农耕文明,而西方的科技属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更加优越的。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科学史》


材料包含着诸多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7-1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区首推大西洋两岸。大西洋贸易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欧洲的商人、船主、金融家、制造商、美洲的种植园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社会结构的变动,酝酿了变革的危机。直到19世纪前期,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构成一个大西洋革命时代。

——摘自《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大西洋革命”时代的革命有诸多共同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这些革命中的一个共同点,并予以阐释。(要求:共同点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时期,因为奴隶社会的没落,社会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现为教育由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专门享有变为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空前灿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最为丰富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基础,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整个中华文明的骨架,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请你对以上材料任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