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D.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2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3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018-10-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主张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有力捍卫
D.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总结捍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史书关于儒家学者的籍贯分布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齐鲁地区其他地区籍贯不明者
《史记·儒林列传》71.79%17.95%10.26%
《汉书·儒林传》45.60%46.11%8.29%
《后汉书·儒林列传》36.36%63.64%
A.齐鲁地区儒学的衰落
B.儒家思想在各地传播
C.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D.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
2018-09-20更新 | 45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6 . 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研究方法。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蒋庄遗址与《回忆蒋庄遗址的发掘》
B.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与远古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7 . 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B.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C.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
D.教会权威已经逐渐丧失
8 . 康熙年间,我国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C.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后汉武帝强行罢黜百家,独兴儒学。这种思想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出
A.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C.君主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D.统治集团内部治国理念的分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
C.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