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19-01-30更新 | 6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的生命
C.人与社会的和谐D.社会现实
2018-12-28更新 | 444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儒学指12-17世纪主导中国思想的儒家学说。新儒学是对佛教、道教的回应,并最终成功的融合了后两种信仰体系的一些内容(“理”源于佛教,“气”源于道教),将儒家思想体系化,真正形成了“儒学”,因而也最终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摘编自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材料二   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求自己和他人能够把圣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圣人的人格为导向,在精神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个体内在情感的调节求个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一颗冷静清晰的头脑,以期冀达到一种有涵养的人格。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新儒学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儒家道德修养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
A.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
B.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
C.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
D.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
2018-07-31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B)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阳明一反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大学》首句改本的“在新民”之说,而坚持《大学》古本的“在亲民”之说,其基本思想是保民、爱民与富民,以民之好恶为好恶。这反映出王阳明
A.思想保守的复古特性
B.“知行合一”的实践论要义
C.外求“良知”的道德自觉
D.良知学说的“民本”特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A.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C.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据此判断,胡适
A.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
10 .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A.取得了较高的成就B.重视实用技术
C.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D.理论体系完整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