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
2018-01-18更新 | 25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2017-09-04更新 | 451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2017-08-04更新 | 261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材料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材料四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


(1)材料一反映了商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
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2017-09-03更新 | 6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2017-08-04更新 | 5139次组卷 | 66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17-1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中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领域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其中重要的文学流派。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揭露社会黑暗面
B.鼓吹暴力革命
C.真实地再现历史
D.塑造英雄形象
2017-05-02更新 | 34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网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十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10 . 下图是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从图二到图三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一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现代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