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德意志启蒙运动中,诞生了一系列德语期刊和德语协会。诗人克罗卜斯托克(1724- 1803年)从民族神话和历史中汲取灵感,运用德语创作了大量的民族史诗,被誉为“德意志所有诗人的老师”。这表明对于德意志人而言,启蒙运动
A.侧重于文学领域B.传播了自由精神C.增强了民族意识D.统一了民族语言
2 . 董仲舒言“教,政之本也”,贾谊更是强调“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自汉以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被确定为学校教本与科举科目,各地学校以儒者为师,以礼义仁德来教化百姓,社会道德风尚渐趋淳化。这说明中国古代
A.主张百姓平等受教育B.崇尚以德治国理念
C.表彰儒学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元代王冕《墨梅图》及题诗,它们可以佐证元代
A.诗画结合创作模式已开启B.写意成为国画主要表现技法
C.文人画已经成为绘画主流D.文学形式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2019-10-20更新 | 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焉。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据此可知
A.《诗》《书》记载了周王室衰微的史实B.孔子推崇唐虞、秦缪统治
C.《书传》是研究西周制度的一手史料D.儒家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
A.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13次组卷 | 5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材料意在说明《诗经》作为史料的价值在于
A.保存的完整性B.内容的多样性C.史料的真实性D.价值的多重性
9 .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2016-11-27更新 | 1471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