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绘画理论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认为,绘画创作要“明乎物理,度乎人事”,笔墨运用要“循乎规矩格法,本乎自然气韵”。这反映了当时山水画创作
A.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B.反映理学思想的理念
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D.追求写实的绘画风格
2020-12-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代科技著作
A.趋同化B.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经学化D.成为儒学发展的附庸
2020-1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孟子》在评价孔子时曾说:“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这表明先秦儒家主张
A.与人相比,天最尊贵B.与天相比,人是中心
C.命运面前,有所作为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5 . 1861年,冯桂芬提出乡董制度,各乡设立自治公所,乡董由民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其有异绩殊誉,功德在闾里者”可以连任,任期内“有过者随时黜之”。乡董主要调停、裁决民间争端,但不能行使地方官吏的职权。这一构想
A.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观念B.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附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旨在完善权力制衡体系
6 . 下表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思想界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反侵略逐渐成为共识B.对西方的学习不断深入
C.盛行崇洋媚外的风气D.提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有为极力颂扬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政治制度,同时又竭力维护儒家之正统,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B.借儒家外衣宣传民主共和
C.尚未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体现出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2020-12-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某思想家曾说过:“古人不会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会天下大利都奉献给自己而取其中一毛;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据此推测该思想家属于
A.道家学派B.墨家学派C.儒家学派D.法家学派
9 . 1952年我国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其中综合性院校、工科院校和农林院校,分别由调整前的55所、33所和17所,变为调整后的13所、39所和29所,上述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深受到苏联模式影响B.建立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C.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国家工业化战略开始实施
10 . 学者傅斯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材料中“文化的觉悟”
A.延续了“中体西用”的陈旧观念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
C.加快了清朝统治走向覆灭的进程D.动摇了传统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