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专门负责管理和观测天象的机构叫观象台,一般设置在都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了大量关于天气和气候现象的记述。战国时期,有了“八风”的记载和对云的分类,军事家们主张战斗中重视和利用风向作战,在兵法书籍中记载着许多利用气象条件打仗的事例。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产生和完善了二十四节气。各个朝代都关心雨雪记录,明代永乐年间还专门规定各州县把降雨记录情况向朝廷奏报,并由皇帝亲自批阅。我国古代气象科学中,对暴雨等灾害的预报,以及物候、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都有许多论述和记载,在生物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医疗气象学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据李继伟《论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成就》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气象已经基本实现近代化,但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宣告成立,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担任局长,从海内外积极罗致人才,培训干部。1956年,全国已建成气象台站1377个,基本满足了当时气象分析和预报工作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网、高性能计算机等在业务上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1995年,成立国家气候中心,这使我国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中建立国家级气候中心最早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张海东等《新中国气象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成功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 . 有史学家评论道:终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该史学家认为推动宋代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强化的弊端B.外来宗教的广泛传播
C.科举制度的不断成熟D.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2022-01-12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一阶段,毛泽东花了好几年的工夫,将自己亲身在农村做过的十几次系统调查的成果汇总编印成《农村调查》一书,并表示编印此书是“为了帮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据此可知,“某一阶段”应是指
A.全民族抗战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5年,西欧国家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尤里卡计划”。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确保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也提出了“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这些举措说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过时B.美国科技创新投入超越其他国家
C.科技发展与创新成为时代潮流D.日本西欧科技创新水平超越美国
2021-12-11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6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描绘了欧洲的贸易和军港向东方所进行的扩张,及其对中国的东南亚属国的颠覆性影响。提出应当以欧洲人制欧洲人,并且使亚洲国家奋起抵抗他们。这部书籍
A.推动了亚洲革命风暴的兴起B.为洋务运动领导者所采纳
C.是应对外部威胁的首次尝试D.深受西方的政治制度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这说明
A.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受到挑战B.战乱时代人们渴求精神安慰
C.道家针对生老病死作出解释D.佛教确立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巨大,人员众多,庞大的船队依然能够保证较高的航行准确度,并开辟多条新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当时
A.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B.地圆学说得到广泛认可
C.明朝欲武力征服海外D.已有大量人口移民海外
2021-09-06更新 | 45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79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B.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