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原则,从君臣理论到重要制度都相当具体地开始形成了一整套思想。这反映了他们
A.促进了中国社会成功转型B.揭开了欧洲启蒙运动序幕
C.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主要是两次重大的“变身"决定了西方今天的世界地位。第一次变身,是在1618 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完成的。经过这场长达三十年之久、血腥惨烈的多方混战,西方国家从宗教共同体变身成为了民族共同体……第二次变身,则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主导的“泛美利坚和平"之下,西方国家从政治共同体变身成为了经济共同体。在这样一个理解框架中考察中国,可以看到,中国实际上也先后完成了这两次变身,但用了远比西方短得多的时间。大体上,第一次变身是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中国的最终实现;第二次变身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今日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简言之,如果说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只有两条硬道理:第一个是“问题不在宗教,而在民族!", 第二个是“问题不在政治,而在经济! ”。那么,西方做对了,中国也都做对了。而相比较而言, 中国花了小得多的代价。

——摘自文扬《从世界近代史看中国的成功》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携“Science”一词初来中国时,明末徐光启借用古汉语中的“格致”为其命名。一直到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基本沿用前人的“格致”一词来称呼“Science”。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像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nce”过渡到“科学”的彼岸。这一过程体现了(     
A.中体西用B.西学东渐C.西学中源D.中西同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人民自决会宣言》中提出要让人民办企业,主张"自营食,自营衣,自营住,斥(拿)其羡余之茶米矿,换得大洋及生活必需品"。上述言论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A.促进土地革命在广大农村的开展B.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有益补充
C.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D.有助于抵制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当时
A.政治体制变革提上日程B.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
C.中西思想融合成为必然D.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
2021-12-02更新 | 862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4年,在京读书的梁启超认为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学问全都要不得的,外来的学问都是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游历欧洲后指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据此得知梁启超
A.从西方文明的衰落中看到新希望
B.对传统文化有了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C.扭转了对东西方文明的偏激看法
D.放弃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做法
2021-12-01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与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注重理性表达B.否定法律作用C.形成社会运动D.过分推崇人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对第一至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均由观众投票产生)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奖项相关信息的统计。表中信息可用于说明
届数年份最佳男演员及作品最佳女演员及作品
第一届1962崔嵬《红旗谱》祝希娟《红色娘子军》
第二届1963张良《哥俩好》张瑞芳《李双双》
第三届1980李仁堂《泪痕》陈冲《小花》
第四届1981达式常《燕归来》张瑜《庐山恋》
第五届1982王心刚《知音》李秀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A.改革开放活跃了艺术市场B.“双百”方针得到长期贯彻
C.伤痕文学得到了群众认可D.文艺的发展受到政治影响
9 . 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2021-11-25更新 | 12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1年,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工农干部学校、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纳入学校系统中;教育部提出高小、初中毕业生除升学、就业外,尽可能进入各类艺徒学校、技术学校。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使教育
A.服务于生产建设需要B.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C.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D.实现工农群众全覆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