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06-22更新 | 9498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04)
2 . 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
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
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
2022-01-01更新 | 5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考前历史试题
3 . 严复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论证“自由为体”的合理性,将自由视为生物进化、人类进步的标志。“民主为用”是指民主政治是自由的产物,是实践自由的理想场地。严复在多篇文章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平等、尚贤﹑隆民。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旨在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民智B.揭露中体西用的顺序错误
C.用西方的科学民主来改造中国D.宣扬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4 . 1912年4月,孙中山提出:“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资本家之流弊,则不能不防备”“至贫富相均之谓,乃谓富者不能以专制剥削民财,贫者乃能以竞争分沾利益。”孙中山旨在
A.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B.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提倡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D.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宋代以来,唐代绘画所承担的政教功能已经逐渐弱化,所扮演的“国之鸿宝,理乱之纲纪”的角色已经淡去,开始朝着“适性悦情”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扮演“装点厅堂”“抒情达意”的角色。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A.深受理学观念的影响B.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呈现朴素淡雅的特征D.蕴含着科学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4年,在京读书的梁启超认为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学问全都要不得的,外来的学问都是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游历欧洲后指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据此得知梁启超
A.从西方文明的衰落中看到新希望
B.对传统文化有了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C.扭转了对东西方文明的偏激看法
D.放弃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做法
2021-12-01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的改革试水、从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改革深入、从“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的改革完善的过程。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B.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
C.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1-12-01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2021-11-25更新 | 12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897年,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的招选学生章程中提道:“缠足为中国妇女陋习,既讲求学问,中人极宜互相劝改,惟创办之始,风气未开,兹暂拟有志来学者,无论已缠足未缠足一律俱收,待数年以后,始画定界限,凡缠足者皆不收入学。”由此可知当时
A.女子教育模式完全西方化B.放足运动具有反清色彩
C.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习俗D.革命党人倡导移风易俗
2021-11-18更新 | 58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