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2019-05-20更新 | 632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2019-05-04更新 | 1127次组卷 | 4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2019-01-30更新 | 365次组卷 | 4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发现:中国古代很多重要科技成果都没有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在19世纪传入欧洲的《天工开物》,被欧洲人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而当时的中国士大夫对这部书是不屑一顾的,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先生的上述主张意在
A.施行平均地权的政策
B.建立享有高度自主权的地方政府
C.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D.解决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2018-11-07更新 | 2407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顾炎武生逢乱世,于是希望以真才实学救济天下,写出不少著述。其中包括
①《明夷待访录》
②《日知录》
③《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船山遗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中国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至今不失其时代意义。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家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兼相爱,交相利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丁·路德说:“基督教世界,尤其是德意志的各个阶层正备受煎熬,祈祷上帝降灵于某人,并引导他向这个可怜不幸的民族伸出援助之手。上帝已赐予我们一位出身高贵的年轻君主(查理五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上帝恩赐的时机”。这反映了他
A.倡导人的自由和解放
B.宣扬信仰《圣经》而得救精神
C.否定封建神学创世说
D.提倡王权,否定天主教的教权
10 . 1912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回,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体现了孙中山
A.重申“排满驱胡”革命誓言
B.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立场
C.宣示民族革命目标业已达成
D.实现民族统一的政治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