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一书,发现这么一段材料:“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该学生推测这个哲学家应该是(   
A.梭伦B.普罗塔戈拉C.西塞罗D.苏格拉底
2013-05-07更新 | 1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 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 . 下列关于阿里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①阿里改革一定程度上维护埃及的独立
②阿里改革使埃及一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③阿里改革中所兴办工厂里的管理者大多是军人
④阿里的继任者阿巴斯废除其改革举措,是改革失败的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012-09-07更新 | 7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