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齐国为了改变在同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一再失利的现象,桓公任命管仲在士阶层聚居的15个乡(国都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实行“三选”制度,破格启用下层人士参与朝政。管仲还创立招贤之制,广泛收求天下贤士归齐,将选官范围扩及各诸侯国。这些由君主提拔起来的新官吏,没有值得夸耀的门第和出身,只能唯君主之命是从、唯君主之命是听,不能违背君主的意旨。因此,招贤制标志着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官僚制和“主尊臣卑、上威下敬、臣民畏服、令行禁止”的君主专制政体已初步在齐国得到确立。齐国因此逐步实现了富国强兵、取威定霸的大业。

——摘编自陈德正《管仲与梭伦选官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创办学会的热潮。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止,各地兴办的各类学会就有70余个,有政治性学会,也有各种专门学会,如算学会、测量会、不缠足会、农学会、法律学会等。这反映出当时
A.民众结社权利得到清廷认可B.维新变法运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C.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复杂性D.维新进步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就失去了海关主权和关税自主权,实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协定关税”,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低关税。这种低税率对于帝国主义倾销廉价商品和掠夺原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却严重推残了中国民族工商业,中国人民为收回关税自主权,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如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北京学生和工人举行了要求关税自主的示威游行,各地群众纷纷响应,但最终没有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摆脱协定关税的束缚,振兴经济,决心收回关税主权。负责此事的宋子文在作出一定让步后,争取到了各国同意,最终通过了关税自主政策。这些政策内容是多方面的:将协定关税改为国定关税,中国政府自定税率;实行海陆关税统一;自行降低出口税率;关税税款存入中央银行,中国政府可以自由支配。

——根据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二卷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有利条件。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初年,汉文帝、汉景帝重视总结秦朝灭亡教训,认为继续沿用这四种残害肢体的肉刑(黥刑、劓刑、斩左趾、斩右趾),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儿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具体有:“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但是这些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范围,以笞代替劓刑、斩左趾,结果受刑者“率多死”。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不过此种刑罚制度的弊端在于只留下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由此造成对犯罪事实的量刑困难。

——摘编自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中心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与西北少数民族实行茶马互市制度。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年间实行了金牌制度,使中央政府有效地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在当时,金牌具有法律作用,任何个人是不允许染指茶马贸易的,民间贸易在严厉取缔之列:“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明初的这种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对舞弊走私者严惩不贷,即使对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巡茶御史刘良卿说:陕西地区设立三茶马司以收茶易马,“虽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

材料二   弘治三年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的实物,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承认了民间民族贸易的合法性,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有坐收其利之功效。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为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以上材料均摘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期“茶马互市”政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茶马互市”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 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 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 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卷三


材料二       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 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
材料三

材料四 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 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 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概述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二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