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     
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
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
2022-05-24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08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法西斯势力猖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时代现象,其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其目的在于打着“灭绝低级人种”旗号与人类为敌和打着“夺取生存空间”旗号称霸世界。该现象
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②始终是爱好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
③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发展迅速
④体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 .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北约东扩是冷战后影响美俄关系的最重大事件,冷战后,在面临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曾经对手不再存在的局面下,北约转变其职能,采取了东扩的计划,准备将自己的范围拓展到更多的区域。克林顿政府奉行双轨政策:一方面,继续支持叶利钦的领导地位,支持俄罗斯的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俄罗斯对大国地位的追求;另一方面采取比较谨慎、渐进但却是坚定的步骤实行北约东扩,并设计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作为东扩的过渡。对克林顿政府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巩固冷战胜利的成果所必需的。美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对北约东扩存在着尖锐的意见分歧,有反对东扩的,也有主张激进东扩的。俄罗斯则举国一致地反对东扩。美俄之间进行了反复博弈。美方在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之前没有采取北约东扩的实际步骤,以免影响叶利钦的选情。在关于双方关系《基本文件》的谈判中,北约答应了俄罗斯的要求,保证在新成员的领土上不部署核武器和大规模的常规力量,但也拒绝了俄罗斯的两个要求:没有给予俄罗斯对北约决策的否决权;没有答应拒绝接纳原苏联国家入盟,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1997年马德里峰会决定邀请波、匈、捷进行入盟谈判,打开了美俄关系中的潘多拉盒子。

——摘自陶文钊《北约东扩与美俄关系(1993-1997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约东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7专题选修模块(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奥地利和德国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向,然而《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鉴于奥地利重要的战略地位,希特勒开始重视德奥合并的事宜。1936年3月,德国重新占领莱茵非军事区,但却未受到英、法的干涉,奥地利新任总理许士尼格只得尽力避免德国的干涉,容忍现状。1936年7月11日,在德奥签署的一份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包括奥地利民族问题在内;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要求奥地利政府完全听命于德国,否则要进军维也纳。奥地利向英、法求助未果,13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奥地利正式成为德国的东方省。吞并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希特勒得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他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摘编自高雅洁《1938年奥地利不抵抗德国原因微探》


(1)根据材料,归纳德国试图吞并奥地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A.委任统治B.国家干预C.绥靖政策D.和平演变
2022-05-20更新 | 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6 . 下表可用来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间按世界工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排列
1860年英、法、美、德
1880年美、英、德、法
1900年美、德、英、法
A.美国开始走上对外扩张道路B.工业化从一国向多国迅速扩展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欧美国家争夺世界的矛盾尖锐
2022-05-18更新 | 716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05讲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7 . 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世。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2022-05-18更新 | 651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05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历史合力论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阶级斗争学说
2022-05-15更新 | 688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2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工业文明的转型与探索-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
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
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发生改变
2022-05-15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十八战争与国际秩序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一战爆发,几乎将整个世界文明都卷入其中,战争给所有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战争也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远在亚洲东部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间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进入崭新的一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初期1914
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索
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宜成,德俄法日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8月,东普鲁士战役,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9月,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5
双方重点在东线,德国计划落空
转折1916
2月,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德使用毒气弹
5月,日德兰海战,一战最大海战,英仍掌握制海权
6月,索姆河战役,一战最大规模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后期1917
4月,美国宣布对德国作战
8月,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宜战
11月,俄属爆发十月革命,加速一战结束
1918
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1月,德属柏林工人起义,威康二世宣布退位
11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2022-05-14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