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1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022-05-26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一至七单元(高频材料题14题)(天津专用)
2 . 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     
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
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
2022-05-24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1933年苏联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苏联先后与法国和捷克签订《苏法互助条约》《苏捷互助条约》。此时期苏联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意在
A.积极融入凡尔赛体系B.争取苏联的大国国际地位
C.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D.谋求加强自身的安全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
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
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发生改变
2022-05-15更新 | 1274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卷(二)历史试题
5 . 新航路开辟以来,英法等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建立殖民帝国,促成帝国内部经济活动一体化。宗主国负责调配人员、物资和资本,殖民地提供原料、食品和市场;但帝国之间却互相阻隔甚至对抗,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见殖民主义
A.大大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B.秉持宗主国利益至上的原则
C.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
2022-05-13更新 | 78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5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3大考点9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菲律宾是率先响应美国并第一个向朝鲜战场派遣军队的亚洲国家。1946年,美军的“代理人”罗哈斯在菲律宾总统选举中获胜后,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朝鲜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胡克武装运动在农村地区逐步升级。菲律宾政府恐慌一旦韩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菲律宾也可能步其后尘,于是积极向美国靠拢。19518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标志着美菲同盟关系的正式建立。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进一步扩充了在菲律宾的23个军事基地,大批军火和飞机源源不断运往菲律宾。菲与美等国家构成的联盟形成了抗衡苏联与中国的包围圈;美国通过菲律宾牵制中国南海与台湾,进一步插手远东事务。菲律宾既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也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枚重要棋子。

——摘编自王秋怡《菲律宾为何积极参加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菲律宾响应美国积极参加朝鲜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菲律宾参加朝鲜战争的影响。
7 . 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面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面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至秦汉得以全面发展,隋唐趋于完善,明清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许多思想家开始注意粮食的市场贸易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摘编自吴宾 党晓虹《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对其实行粮食禁运,1979-1980年苏联粮食供应量减少了大约600万吨,极大的冲击了苏联的畜牧业,导致了肉类产量的减少,但是其后果与预想的苏联能够找到可以替代大量被禁运粮食的供应来源不可同日而语。禁运也促使苏联意识到粮食自给自足的战略重要性,刺激了国内政策的转向。同时,粮食禁运也导致美国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市场元气大伤,许多粮食企业面临破产。最终美国政府接受了来自农业界和粮食企业对于撤销禁运政策的压力,于1981年4月取消了粮食禁运政策。

——[英]Tarrant《粮食能不能作为武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粮食贸易禁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粮食贸易禁运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形势,谈谈你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9 . 读如表,分析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主要供应类别
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
金额(亿美元)221976123
主要对象国
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
金额(亿美元)303108146
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
A.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B.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C.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D.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022-05-07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战胜国,他们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苏俄,将战败国踩在脚下,广大中小国家的作用“仅是举手通过最高委员会已做出的决定”,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该体系会遭到各国的强烈反对B.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C.该体系会使各国产生新的矛盾D.该体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方向
2022-05-05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