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九国公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雅尔塔协定
2023-09-1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348次组卷 | 49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主要表明(       
A.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022-10-06更新 | 3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战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二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材料二   19401941年,印度发起“个人公民不服从运动”;1942-1944年,印度发起“退出印度”全印反英运动;1945年,印度爆发848次工人罢工;1946年增至1600次;1946年初,农民运动掀起高潮。

(印度各地爆发反英起义时)英驻印总督和皇家印度军队总司令致函英国内阁请求军事力量援助。新任首相艾德礼直截了当地拒绝说:“以现行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无力实现。”

――整理自刘震宇《试论1939―1947年英国对英属印度的政策兼谈印巴分治》

材料三   (针对185112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维克多·雨果只是对政变的负责发动人作了一些尖刻的和机智的痛骂。事变本身在他笔下被描绘成了晴天的霹雳。他认为这个事变只是一个人的暴力行为……蒲鲁东呢,他想把政变描述成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在他那里关于政变的历史构想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政变主人公所作的历史的辩护。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美的主张,并分析英、美发表此种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3)材料三中,马克思认为雨果和蒲鲁东在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分别犯了怎样的错误?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探究历史事件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6 . 纽伦堡审判依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这些起诉和定罪依据
A.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B.有助于还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C.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战败国的严正告诫D.为将“闪电战”列为战争罪提供了依据
2022-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统计。表中数据表明
国别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日本
伤亡人数3500万3000万100余万120万990万500万

①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     ②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仅次于中国
③美国因本土远离二战战场使得伤亡相对较少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损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4-09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2.“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3.从条约开始生效起,英日同盟即宣告“终止”。

——《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材料二   日本武力南进的升级,对美英在南洋的既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不能不做出强烈反应……提出严重警告……但是,侵略成性的日本军阀对美国政府的要求充耳不闻,反倒在(1941年)86日的提案中要求美国取消禁运,撤除设在南洋的美军基地,停止援助中国,承认日本在印支的特殊地位。

8月17日,罗斯福发表对日声明:“如果日本政府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来推行以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手段对邻国实行军事统治的政策或计划,美国政府将不得不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方连庆 主编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指出材料一“条约”的简称及签订年份。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除上述条约外限制日本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武力南进”的战略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立即采取的“必要手段”并说明及其对日本政局的影响。
2022-04-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二战期间某区域战役形势图。对该图形势解读正确的是

①作战双方是英法联军与德国②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③德军在这场战役中是进攻方④英法联军在此战中宣而不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4-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一战期间,梁启超曾建议政府,“今日则德在东亚之势力,已达零度。……中国所托命之均势,则英俄法美日五国均之而已,而当欧战疲敝之余,能生死我者尤莫如美日。我若能提絜美日,而自伍于此五国之林,虽进无所获,而退焉必足以自保。”梁启超此番言论的目的在于
A.揭示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B.中国的战争态度应跟随美日
C.预测战争将使欧洲普遍衰落D.中国对世界大战要保持中立
2022-04-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