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1920年3月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苏俄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侵略所得的土地一律放弃)传至中国后,在受辱于巴黎和会的中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巴黎和会的失望情绪与由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产生的欣喜之情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一现象影响下,当时中国(     
A.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道路行将破产
C.社会舆论左右国内局势D.救国主张出现新的探索
2023-08-24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2 . 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2022-11-01更新 | 502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915日,美军发动了“仁川”登陆。28日占领汉城,29日进抵三八线。朝鲜军队迅即溃败,朝鲜半岛的局势十分紧急。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给斯大林发了求救电报,要求苏联给以援助。同时朝鲜外长朴宪永飞到北京,送来了金日成的求救信。恳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援朝鲜。中共中央经过谨慎考虑决定出兵朝鲜,经过中朝人民共同努力,经历历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并最终于1953年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一个弱国敢于对抗世界一号强敌,这在世界史上是先例,毛泽东是先例。从此以后,以弱抗强的事例在世界其他国家出现。朝鲜这一仗使中国的国威在世界.上扬名,有华侨华人说:“都是人家侵略咱,这章书再也不会有了。”

——摘编自《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产生的深远影响。
4 . 《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5年。描写了1942年7月,德军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以及“青年近卫军”对德军展开的一系列斗争。据此可知,该小说
A.宣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理想
B.成为了苏联卫国战争获胜的精神动力
C.开创了苏联现代主义革命文学的先河
D.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
2022-02-10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官方史书中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A.展现了新中国的优势军力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结束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史D.实现了新中国的统一安定
2022-02-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段祺瑞在府院之争取得胜利
2022-01-19更新 | 56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起了“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运动。之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启动“战车计划”,准备用四颗氢弹在北极圈以北的阿拉斯加州开辟一个宽300英尺的港口。1959年,美国政府启动“土地神计划”,计划引爆1万吨的核弹,炸开新墨西哥州的盐层,储存热能,用于发电。这反映出
A.美国改造自然的成效显著B.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民众和平利用核能呼声高D.美国扩张实力愿望强烈
2022-01-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就意识到:若要彻底实现中日战争世界化,中方须配合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而不是坐待他国指挥。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积极的战略导向,迅速决定对德、意、日三国同时宣战,“用意乃在放弃其无关紧要与侵略之德意,而获得利害密切之英俄也,且得对俄对英对美皆有发言之地位”。同时,他召见美英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戴尼斯,商讨派军入缅援助英国抗日和联合作战等问题,并通过新任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向美国当局转告“对香港已积极增援,对安南亦决进击”。在入缅交涉的同时,蒋介石也与美英两国积极商议建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制定全盘战略计划。尽管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短短十几天的交涉看,蒋介石的战略规划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这些交涉沟通了各方关系,为中国得到来自盟军的武器和其他援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姜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对美英军事合作的构想及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的战略规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实施这些战略规划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引发了对日本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其直接缘由是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主要措施是在钢铁、彩电、汽车、电信、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上提高关税,打压日本对美出口。1985年,美国要求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贸易战达到高潮。“广场协议”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

——摘编自华若筠、谢孟希《日美贸易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加深了美苏间的矛盾。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美苏全面贸易战开打。美国在高端技术农产品、军事设备、电子、通讯、化工等领域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等政策,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一系列制裁使苏联经济实力大幅下降。同时,在外交领域,美国联合西欧及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联合贸易制裁;在政治领域,美国利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联合欧日等国,同时通过与中国加深外交与经贸合作来匹配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各国进行文化战略渗透,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

——摘编自张明、陈骁等《美国贸易战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美贸易战相比,美对苏贸易战的不同,并分析不同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开始后,朝鲜半岛日益成为美苏两国战略对抗的前沿。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试图干涉,于627日派第七舰队封锁我国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登陆。9月,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率16国联军在仁川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后路,之后一路打到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我国领空并轰炸边境城镇,造成伤亡。与此同时,国内的土匪、特务等反动势力气焰也嚣张起来。为防范美军进攻,中央军委抽调国家战略预备队及其他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共25.5万人。经反复分析权衡,毛泽东指出:“……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的请求,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志愿军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退到北纬38度线附近。战争后期,苏联也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援力度,战事呈胶着状态。历经两年谈判,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摘编自齐德学《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的意义。
2021-12-26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月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