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3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下表中能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西北军务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君主专制D.设于雍正年间
3 . 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
2024-03-19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中所列的内容为军机处一日的日程,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6 . 汉代各郡国向朝廷上计,丞相先听上计,据此“课其殿最,奏行赏罚”。御史大夫既听上计,也听“刺史”汇报,将两者所述情况加以对照,一旦发现上计不实,便敦促丞相改定官吏的考绩。这有利于(     
A.强化专制皇权B.解决王国问题C.提高地方效能D.完善监察机制
2024-03-1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由于当时西藏的政治经济情况与中原大陆格外不同,故元朝统治者设立了专门的土司制度,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这主要说明了,元朝时期(     
A.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B.民族关系的和谐性
C.边疆治理政策具有灵活性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8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9 . 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从1635年到1792年共编为18盟、201旗。各旗之间划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统属私自往来,旗上设盟,以协调不同旗之间的关系。这种盟旗制度(     
A.延续了传统羁縻政策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在边疆地区广泛推广D.随着清朝灭亡而消失
10 . 北宋政府规定知州知府的任期为三年,但实际上大部分知州知府的任期在两年以内。如北宋福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四地在九个皇帝任期内能达到三年一任的知州知府还不到20%:太宗时,任职一年以内的知州知府所占比例为32.4%,到徽宗时这一占比达到66.7%,宋朝的这一做法(     
A.提高了地方办事效率B.保证了宋朝的吏治清明
C.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D.妨碍了地方的有效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