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2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016-10-11更新 | 2966次组卷 | 10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2016-10-11更新 | 679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
A.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
C.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
D.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行省与郡县无异
2016-08-22更新 | 382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6 . 据史书记载,官员口口口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口口口口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A.御史大夫B.刑部尚书C.平章政事D.军机大臣
2016-07-26更新 | 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7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D.唐宋明以来,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8 . 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A.实现了司法独立
B.有利于整顿吏治
C.加强了地方权力
D.实现了权力制衡
9 .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