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020-01-13更新 | 261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宗法制B.封建社会C.分封制D.禅让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
A.汉代的内外朝制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D.元代的一省制
2020-01-01更新 | 79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国同构观念
B.孝敬父母
C.中央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019-10-24更新 | 652次组卷 | 120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019-10-17更新 | 558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的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
C.皇帝加强位于在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2019-10-16更新 | 333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以宗法制巩固统治
D.避免新的地方割据
10 . 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
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治B.把西南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少数民族归理藩院掌管D.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管治
2019-01-30更新 | 661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