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016-10-20更新 | 374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2016-10-09更新 | 35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四川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2016-10-09更新 | 257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行省与郡县无异
2016-08-22更新 | 382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016-08-16更新 | 32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9-2020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关于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省制改变了郡县制,因此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
B.郡县制是行省制的基础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D.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划分的依据是是否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2015-11-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2015-04-17更新 | 441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簿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军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书省、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B.中枢部门根据处理政务的程序设立
C.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明确且各有侧重
D.三司、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