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特征
C.把神权与王权结合起来D.以血缘为衡量的标准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姓氏受地域限制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重视家族和血缘
2022-08-0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姚燧评述:“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一由儒(校官及品者提举),一由吏”。选举制还规定:蒙古人、色目人考两场;汉人、南人考三场。发榜时蒙古人、色目人在右榜;汉人、南人在左榜。这反映出元代(     
A.轻视科举且有民族歧视色彩B.选官原则公平公正
C.考试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D.科举为主宿卫为辅
2022-08-01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C.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D.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时趋于严密的察举制也发生一些变化。光武帝主张德行为首“以德取人”,顺帝时出现“以文取人”;东汉末,察举制遇到了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东汉( )
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选择权下移成为世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C.察举标准太过单一D.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军机处的职能是(     
A.负责监察地方高官B.主管六部百司
C.协助皇帝处理政务D.处理民族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者论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处理庶政……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说明秦朝实行“帝国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权力相互制衡B.丞相专权C.皇权至高无上D.集体决策
9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62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8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B.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2022-06-27更新 | 235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