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022-06-14更新 | 8257次组卷 | 5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相传,黄帝在为万民立下赫赫功勋后乘龙上天;夏商时期,“龙”被塑造成一个通天的媒介,巫师祭祀时,将对龙的歌颂作为与“神”对话的一种手段;周朝时,“龙”的权力色彩淡化,逐渐被改变成一种追求和谐与祥瑞的象征。中国先民对“龙”崇拜的变化
A.取决于君主的个人好恶B.得益于专制统治的确立
C.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倾向D.反映了神权政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初,只有三省的长官才可以进入政事堂参议军国大事,后来皇帝给一些职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的头衔,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参与议政。这一措施导致
A.行政效率提高B.三省长官逐渐失去决策权
C.中央集权强化D.皇权至上的格局得到巩固
2022-05-14更新 | 38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期“三公”组织机构虽与秦及西汉前期无根本变化,但从职能上看还是不一样:“三公”成了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的政令执行机构。这种状况的出现,其原因是
A.沿用了皇帝制度B.中朝官员的参政
C.郡县制度的推广D.刺史是地方高官
6 . 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军队、殷商遗民等居住在封国城市内,称之为“国人”。封地内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上层与国人互通婚姻。还有一些不在这一体制内的土著,因居住在郊野,称之为“野人”。这一现象
A.不利于文化交流B.巩固了贵族统治C.减弱了血缘基础D.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
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刺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代有卜、巫、史等,他们即使神权的掌握者,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政治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2-03-15更新 | 482次组卷 | 15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初内阁本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仁、宣时,内阁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权,以致出现“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情况;英宗时,各部奏章皆内阁阅览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监察官员“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且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体现出秦朝监察御史
A.分化相权,加强皇权B.风闻奏事,权力无限
C.位卑权重,以小制大D.地位崇高,彼此制衡
2022-03-05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