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
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于是各国竞相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这表明,汉初郡国制
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
B.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
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 . 周灭商后,“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以藩屏周”;众“藩国”定期向周王纳贡,并奉命征伐。材料体现西周分封
A.为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诸侯必须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C.有利宗族亲疏关系的逐步加强
D.使天子与诸侯政治隶属关系疏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中央行政运行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
6 .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山东诸国实力强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
比例71%16%13%
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B.隶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C.分割相权,加强皇权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9 . 《新唐书》记载:“(给事中)掌待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据此判断,给事中供职于(  )
A.御史台B.中书省
C.门下省D.尚书省
2018-03-14更新 | 4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土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
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
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
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