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到康熙末年都已出现了“其中间杂汉语”的情形。嘉庆年间,内地赴东北地区贸易的晋商“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这有利于
A.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B.清王朝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使东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2022-03-11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朱元璋曾说:“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廷纪纲尽系于此。”其随后不断缩编中书省的属史,将从中书省撒销的官员及职能另立为六部,并由皇太子领政。朱元璋态度的变化说明其
A.急于变革政治体制B.废相的意向较明显
C.极力维护官员利益D.对中央集权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B.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大臣裁决
C.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4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29次组卷 | 5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当时的科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C.以家世为选拔标准D.由郡县长官举荐人才
7 . 自商王中丁以来,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史记》载商末时期:“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说明该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形成B.中央确立对地方绝对权威
C.王位世袭制度遭到破坏D.商朝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2-02-20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知
A.门阀士族日益成为统治基础B.出身门第仍然影响选官制度
C.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D.士族壮大助推科举形成
9 . 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A.以成周为中心分封B.扩大了中原文化影响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2022-01-24更新 | 628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2022-01-12更新 | 95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