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司马迁《史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行于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古代地方治理方式转变的角度看,秦行郡县制
A.开启中央任免地方官的先例B.使地方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
C.使地方官失去政务的主导权D.使中央权力直接渗透到地方
3 . 由于姬姓子弟的封国有内(王畿)有外(边陲),而且又占了诸侯国的70%以上,周公制订了《周礼》,在遍布全国的姬姓子弟中推广执行,其他诸侯国自然也不能独外。这一做法
A.强化了周王的绝对权威B.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C.直接推动了儒学的形成D.加强了周朝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798次组卷 | 2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北宋真宗时期,将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 合称“川峡四路”或 “四川路”,四川一词由此而来。这一做法
A.壮大了地方的割据力量B.推动了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监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
A.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
C.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2020-07-01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020-06-23更新 | 78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该时期“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9 . 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犬牙交错更便于进行军事防御B.山川走势随岁月发生巨大改变
C.不同区域间经济文化联系密切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10 . 洪武十年,明太祖在中央设通政使司。通政司意为“政令通畅”,掌握内外一切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宣达下情,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明初设立通政使司旨在()
A.分割地方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
C.弥补丞相职能D.加强行政管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