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时期,为违法者所设的真正的监狱反倒很少,县衙里的小型牢房已足够关押犯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考促成尚文风气B.朱熹理学影响深刻
C.轻徭薄赋矛盾缓和D.地方强权管理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明会要.职官》记载,明宣宗时内阁配置了诰敕房和制救房等附属办公机构,文渊阁称为内阁固定办公场所。明英宗时“国家若遇到重要事情,(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并成为成例"。这表明
A.六部衙门直属内阁管辖B.内阁首辅权力趋于失控
C.内阁政治职能得到提升D.国家决策趋向于制度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朝中后期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运作更加一体化,皇帝逐渐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宰相逐渐纳入到政务裁决和执行部门的体系之中,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地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变化表明(  )
A.中枢决策机制日益完善B.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C.官僚政治制度走向成熟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2022-03-21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5 . 据《大明会典)记载,“(文渊阁)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章奏文移,亦止日行翰林院。”万历年间,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图辞职,将院印封存,以致“诸事悉停。一应官吏俸银等项,俱不得支"。这说明当时
A.翰林院掌管国家机要事务B.官僚集团倾轧导致政事混乱
C.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D.专制皇权受到官僚体制的制约
6 . 东汉初,中央要求各州郡对所推荐的孝廉先委以职务,考核合格后再向中央举荐。东汉顺帝时,则对各孝廉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被黜落。据此可知,汉代察举制
A.突出强调门第观念B.对伦理道德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C.呈现出衰落的趋势D.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奏本制度,规定只准用题本和密折。到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又废除题本,统一使用奏折,规定:“内外各衙门一切题本,本属繁复……均著改题为奏。”据此可知,这种上奏制度的变迁
A.契合加强专制统治的需求B.成为清廷政治衰落的诱因
C.促使清廷公文日渐近代化D.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朝颁布了很多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这些竹简
A.证明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国家B.能够印证秦朝法律条文的严酷
C.说明秦朝非常重视文化传播D.可以丰富史学家对秦律的认识
9 . 从汉唐至明清,需要最高统治者事必躬亲的事务
A.日益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说不清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中书门下”不仅继续拥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还拥有了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这表明唐代(     
A.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B.决策权与行政权趋于分离
C.中枢机构运作方式异化D.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