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2 . 据史料记载,商王武丁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为相进行改革,把祭祀权集中于商王,派遣妇好多次征伐周边一些方国、部族,从而确保商的优势地位。史称“武丁中兴”。这说明当时
A.王权有较高支配力B.官僚政治初步建立
C.社会观念多元开放D.方国联盟名存实亡
2020-12-04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甲骨文记载,商代对犯罪人员实行“天罚”,也就是对需要审判的人,先通过占卜求问天神,“兹人井(刑)不?”然后再依据上天的启示决定是否给予刑罚。这反映出商代
A.统治者没有主见B.迷信思想很盛行
C.借助神权来统治D.还没有刑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753次组卷 | 21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三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0·江西南昌·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九州”原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最早记载“九州”的《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其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据此可知
A.战国大量兴修水利B.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趋于严密
C.史上并无大禹其人D.“九州”一词不早于战国时期
2020-06-01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NCS20200707项目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B.天子生活的奢侈
C.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0-01-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2019-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