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B.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代的“礼”是贵族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常见的有朝礼、聘礼、婚礼和丧礼、祭祀礼、战争礼等,其中,祭天地和祖先的目的在于
A.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B.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
C.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D.尊重国君的权力并维护族权
2020-03-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网上自我检测历史试题
3 .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据此判断,“楚”姓起源于
A.封国
B.谥号
C.爵号
D.职业
4 .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C.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5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2018-12-21更新 | 6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D.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8 .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2016-11-27更新 | 227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南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这种“天下为家”的时代开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朝C.西周D.秦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