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叙述

材料一

“如何”和“为何”之间有何不同?描述“如何”的时候,是要重建一连串从一点导致另一点的事件顺序。至于要解释“为何”的时候,则是要找出因果关系,看看究竟为什么发生的是这一连串的事件,而不是另一连串的事件。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1)谈谈你对“如何”和“为何”的理解。请以西周封邦建国为例,选择“如何”或“为何”进行史论结合的简单论述。

史学著作

材料二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2)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文物解读

材料三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商鞅方升铭文一十八年,齐卿大夫众来聘,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重泉。
商鞅方升铭文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一之。

(3)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始皇廿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异同。

历史评价

材料四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诱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西汉)桓宽《盐铁论》

(4)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博物群揽



A熹平石经熹平四年至光和元年(175—183年),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洛阳市太学遗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公羊》《论语》《乐经》抄刻成石书,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B品字形金饰东汉(公元25—220年),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这件精美的汉代品字形金饰从工艺上看,颗粒金珠是高温吹熔凝集而成的,整件器物的制作工艺带有浓郁的异域特色,采用的是西方的技艺。


C单于天降瓦当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湾汉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单于是匈奴首领的称号,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崛起于秦朝末年,汉武帝派卫青等攻打匈奴,保证了北方长时期的安定。西汉后期,匈奴归附汉朝。


D希腊文铅饼五件东汉或中西亚(约公元2世纪),1976年10月,甘肃灵台县中台镇康家沟出土。这批铅饼总数达274枚,总重量31806克。铅饼的正面凸起有鸟形纹饰,背面凹进并有传写失真的希腊文,初步断定是由西域传入中国的。


E“关内侯印”金印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1958年湖北省云梦县吴铺乡赵许村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实行二十等爵制,西汉也实行二十等爵制,关内侯位于19等级,级别不高,关内侯与列侯一样,虽有固定分封的土地食邑,但不掌握军政大权。


商鞅方升铭文一十八年,齐卿大夫众来聘,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重泉。
商鞅方升铭文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一之。

(5)以上是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展出的部分展品,请挑选至少两件展品提取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提取信息充分(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018-09-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礼记·大学)有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说明春秋时期
A.家国同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B.君父同伦掩盖了阶级等级差异
C.家国同构的观念业已深入人心
D.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的青铜器,花纹大致有几套配合使用,铭文文字是一样的,词句格律也一致。周代的贵族子弟,彼此可以引诗赋诗,作为社交的媒介,或据此对当时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批评、议论。这表明周代
A.形成了注重历史传承的风尚
B.社会上层文化具有同质性
C.贵族教育强调官学私学结合
D.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观念
4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 (       
A.分封制和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与井田制
5 .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后的西周政治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②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③周天子掌握诸侯之废立
④周公为天下唯一之大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 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

郑兴: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春秋》,后任太中大夫

郑众:郑兴之子,从父学《左氏春秋》,兼通《易》《诗》,官至大司农

郑安世:郑众之子,亦传家学,任未央厩令

郑亮:郑安世之子,任郎官。

郑太:郑众之曾孙,征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

(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

材料二: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

按照宗法制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据材料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结论

综上:总结论:宗族组织成为中共武装起义的支持力量。

(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017-11-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B.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D.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8 .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
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诗·大雅·板》载:“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大宗:周王同姓的宗族。翰:栋梁。怀德:有好的德行。宗子:周王的嫡子。)以下对材料中“宗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王位继承权B.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
C.政治上拥有特权D.要为周王镇守疆土
10 .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袭制
2016-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