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中原音乐舞蹈不论动作、曲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四夷乐舞”则反映人本来的生活状态与情趣,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自然、生活和爱情,表现形式热烈奔放、真挚感人。这反映出
A.各地民俗融和宗法理念B.礼乐制度浸入主流文化
C.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D.音乐舞蹈促进民族联系
2021-03-15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一书中指出“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这体现出“礼”的实质是
A.衡量道德修养的规则B.固化社会等级的差异
C.社会上层的行为规范D.维系社会稳定的手段
3 . 据周朝铭文记载,伯晨始受命为垣侯而得玄衮衣、幽芾之赐,玄衮衣即礼书所谓玄冕服,而玄冕服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通服,与玄衮衣相配的幽带是区别诸侯与卿大夫的标志。据此可知当时的服饰
A.是中国手工业发达的见证B.体现了天子最高礼仪的特点
C.具有维护等级秩序的功能D.是政治制度物化的具体象征
4 . 周武王灭商后,循夏商惯例,分封了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裔和商纣之子武庚。周公东征之后,大行分封,“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学者称之为“周初大分封”。“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集权体制的形成B.继承武王分封的基本原则
C.促进周天子权势的上升D.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
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本人供给、致送;周武王征召国族的属民时,也须通过这些国族的首领,而不能直接征用。据此可知,当时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
C.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如表可以推知
文献内容
《战国策》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西周青铜器《墙盘》曰古文王.有上下,逾受万邦。
《汉书》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

A.周文王时分封制已经成熟B.商周时期呈现邦国林立的状态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周代爵位对应的封地固定不变

8 .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021-01-2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时,自穆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起即奉行如下习俗:在用以祭祖的青铜器上刻上授爵与封赠仪式的记录。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
A.重视政治和文化传承B.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C.各个宗族是政治实体D.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
2021-01-21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说文解字》记载:“礼,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就字形分析,“礼”字左边从“示”,指上天对人间所呈现的吉凶之兆,右边从“丰”,即祭祀时候摆放的器皿。这反映出
A.小农经济分散性特征的需求B.儒家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C.礼最初指祭祀时履行的规则D.君主专制对盛典的特殊规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