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
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社会功能逐渐增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     
A.具有突破政治结构的血缘纽带的趋势B.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具有导致西周灭亡的趋势D.所封土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
4 . 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夏之政忠,商之政敬,周之政文”。忠即政务朴实无华;敬即政务在神事礼仪威严的神秘气氛下使人产生敬畏而加以服从;文即政务靠一套文物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注重礼乐等文物典章制度的建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周的礼乐制度主要是为束缚百姓B.夏、商、周时期王权呈强化趋势
C.商朝靠神权治国造成制度的倒退D.夏、商、周施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6 .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标准进行统计,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
A.西周贵族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C.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进步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2020-01-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
C.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D.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2019-08-09更新 | 15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A.君主集权趋势凸显
B.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D.王室有效掌控边疆
2019-10-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2018-11-05更新 | 1276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65年,山西侯马市出土了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记载的《侯马盟书》,出现了要求宣誓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据统计,出土的文物有500件之多,其中人事方面的内容大大超过诅咒、卜筮;参盟人有152人之众,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现象。这种现象

A.推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出现
B.体现了“重民轻天”观念开始产生
C.晋国分封制的瓦解
D.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