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30次组卷 | 9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青铜器的功能发生重要变化B.分封制的内涵在铭文中的体现
C.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D.青铜器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A.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B.用森严的礼乐制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D.小农经济是封君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
2020-12-27更新 | 774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网络班)
4 . 如图为“西周宗法制构成图”,它体现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殷商的君主都称自己为“帝”。“帝”这个称呼其实比较特殊,并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自己的先人或神用的。这反映出商朝
A.王权与神权相统一B.王位世袭制越来越完备
C.氏族制残余已消失D.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强
6 . 《春秋左传》中有如下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说明在当时
A.宗法关系趋向于瓦解B.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
C.选官制度越来越完善D.贤德是择君首要依据
7 . 学者研究发现殷商势力范围可细分为三层结构。第一层属商王直接控制区。第二层属于殷商王室的族群及部分王室宗族所在。第三层属更富独立性的区域,相当于边域或域外区。材料表明商朝
A.实行了内外服制B.进行了层层分封
C.王权专制已出现D.以宗法血缘建国
8 . 《史记》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从该材料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A.禅让制未被突破B.禹将天子位传启
C.王位世袭制开始D.禹将王位禅让启
9 .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王族成为分封的主体D.使封国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10 . 《史记》载:“(鲁)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虽有大臣劝阻,但“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周宣王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B.破坏了宗法政治体系
C.维护了统治集团稳定D.弥补了分封制的缺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