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

①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
②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③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
④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科举的录取方式较为多样,考生除了可以凭自己的考试成绩录取外,还可以将自己的诗词作品通过“投献”给达官显贵,以求得赏识得以录取;再者如“通榜”,主试者将自己赏识的考生列上名单,录取时甚至可以不必看应试者的试卷就可以定好录取名单。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奠定了门阀士族统治的基础B.仍属于贵族政治的一部分
C.尚存有旧时举荐选官的痕迹D.完全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B.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2022-02-22更新 | 41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题(二)历史试题
4 . 汉高祖刘邦吸取历史教训,“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诸侯B.重农抑商C.设立中朝D.郡国并行
5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选官制度B.监察制度C.赋税制度D.军事制度
6 . 汉武帝时期的朝廷群臣中,儒家、黄老、法家等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与之不同的是,对诸侯国官员的选用则重用儒生,众多儒生如董仲舒、夏侯胜等被选派担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内史等要职。这一不同旨在
A.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提高效能B.建构儒学为主流的价值体系
C.平衡各方势力维护政权稳定D.强化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有利于提高决策合理性B.进一步削弱了君主专制
C.降低了政务处理的效率D.强化了中书省的决策权
8 . 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睡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
B.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C.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2022-01-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材料中反映的是古代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22-01-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659年武则天颁布《姓氏录》,以官员官阶和声望作为社会地位区分的依据。然在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都重申以传统大族声望为基础。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门阀势力仍有较大影响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专制主义集权体制动摇D.宗法制成为斗争焦点
2022-01-1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