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下表为宋朝部分官员出席曲宴的记载,出席人员变化反映出(     
时期太祖朝真宗朝
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宋初治国方略的调整B.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2023-05-25更新 | 899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热身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时,社会上流行专门讲人际交往间必备礼仪的书籍,甚至还有人将书信往来时常用的敬语、格式编成了模板。据此可知,唐朝(     
A.市民阶层壮大B.阶层流动增强C.门阀贵族消亡D.社会崇尚虚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社会控制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2022-12-01更新 | 1493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文帝在位时,地方官员不可频繁调动,有的官员因为长期在一地做官,甚至把姓氏都改换成他所做的官职。汉文帝这一举措
A.保证了政策相对的稳定性B.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C.抑制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D.埋下了七国之乱的隐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91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模拟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宪宗(806-820在位)时,逐渐形成“上供”(供应中央)“送使"(归节度使)“留州”(留给各州)各占三分之一的财政分配模式。这一模式
A.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顺应了赋税货币化的趋势
C.导致了潘镇制据现象的出现D.有利于唐王朝的对外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郎官是汉代官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如表的相关记述可以推知,郎官制度
记述出处
(甘延寿)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由是迁为郎。《汉书》
(戴凭)年十六,郡举明经,征试博士,拜郎中。《后汉书》
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日:“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矣。《太平御览》
A.侧重于选拔军事人才B.发端于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际
C.将选官与育才相结合D.专为贵族官宦子弟入仕而设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为解决该问题,唐统治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复兴儒学,提升官员素质B.强化法治,颁布《唐律疏议》
C.变革政制,改变议事规则D.更换人事,罢免违纪官员
9 . 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用权。中正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官吏的任用由中央决定。这表明魏晋时期
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B.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C.士族势力逐渐衰退D.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2021-02-07更新 | 633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2020-12-13更新 | 574次组卷 | 4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一模文综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