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 .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体现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017-10-26更新 | 41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 .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下列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以专制取代民主是历史的倒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可以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 ”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奴隶主贵族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D.西周的“国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
——《孟子•万章》
材料二 “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
(1)两则材料涉及主题为何?
(2)两则材料观点有何异同?
(3)你如何理解这些异同?
2016-11-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阶段测试联考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以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度,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A.夏禹B.夏启C.商汤D.夏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诗·商颂·殷武》说道:“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材料所强调的主要是(   
A.夏王朝所创立的朝贡体制
B.商朝实行分封制维护商朝秩序
C.商王朝承袭夏制
D.宗法制在汤时期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
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9 . 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它能说明
A.宗法制的确立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D.诸侯争霸
2016-11-18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对下图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商代统治前期曾屡次迁都
B.商朝疆域曾南至长江流域、东北达今辽宁
C.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D.位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是商的属国
2016-11-18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