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
2022-06-04更新 | 23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调研历史试题
2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
2022-05-21更新 | 122次组卷 | 38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69次组卷 | 80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商代的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干,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据此,可以推断商代(  )
A.已实行分封制度B.已形成完备的宗法制度
C.已实行王位世袭D.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 本所生, 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种制度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2020-08-18更新 | 1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关于宗法制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皇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8-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2019-04-22更新 | 1944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38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10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