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周人认为,德与祖先关系密切,周王要效法文武之德,贵族要效法祖考之德。这种观念在延续的同时也在变化。西周中期,周人已对祖先能否效法祖考之德提出了质疑。春秋时期,德为祖先所独占的观念发生改变,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这表明
A.人伦秩序是维系统治的关键因素B.观念革新助推人文精神发展
C.效法祖先之德适应加强王权需要D.礼崩乐坏诸侯权力膨胀失控
2 .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目的在于
A.强化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C.促进民族交流D.控制地方诸侯
2021-07-17更新 | 29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献。以下制度中,与家谱最为相关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
4 . 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
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
2021-05-09更新 | 153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
5 . 为了家族或者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历来有“传嫡”和“传贤”两种继承方式,其优劣也曾长期争论不休。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传贤”让人心服口服最为理性B.“传嫡”最不公平不如平分诸子
C.“传嫡”可以保持家族垄断优势D.“传嫡”神秘迷信色彩过于浓烈
2021-05-07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为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 . 每年清明时节,海外的中华儿女纷纷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021-04-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非高考班)试题
8 .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其中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宋代逐渐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这些做法有利于
A.宗法制度的完善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世俗文化的发展D.基层治理的发展
2021-04-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但是此时出现的霸主却多采用“尊王”的战略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使本国的对外政策合法化。这一现象(     )
A.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B.说明周王依然有至尊权威
C.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加快了周王室的灭亡进程
10 .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及一继,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