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周早、中期的铭文中,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族间凝聚力增强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中国,家族的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法和家谱,是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基础,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法律并不很细致的情况下,会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秩序,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在支持它,组成一个一个的社会单元。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古代中国社会的认识,对此认识请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逻辑严谨、结合史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的宗法血缘制历史悠久,其精神长久地保存在中华文化中。下列成语可作为这一历史现象的佐证的是
A.空前绝后B.跋前疐后C.光前裕后D.瞻前顾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殷代祭祖时,直系、旁系祖先、未列王位的兄长均在享祀之列,还可颠倒在位者的先后顺序而祭祀,如可将有功异族之士与祖先一同祭祀。西周时期,旁系祖先和未列王位的兄长逐渐失去了享祀资格,而“逆祀”则为社会所不容。这一过程反映了
A.尊卑等级秩序的弱化
B.社会生活越来越神秘
C.宗法观念的不断加强
D.早期国家走向了成熟
2019-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南郊中学迎接市一模模拟历史试题
7 .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实行血缘政治
B.王权高度集中
C.国家统一安定
D.违背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宗族观念的强化
D.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2019-04-01更新 | 36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019-03-16更新 | 952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6届四川成都七中等两校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0 .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法制成为王朝廷续的政策保障
2019-01-09更新 | 47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