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
A.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B.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
C.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D.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19-01-06更新 | 1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宗法”一词始见于宋人张载《经学理窟·宗法》一文,是对父系宗族内的宗子法的简称。据此可知
A.张载创始了宗法
B.宗法是理学主要内容
C.宗法制盛行全国
D.血缘是宗法决定因素
2018-12-2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小题训练15天(第三天)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宜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
A.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
B.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
C.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
D.导致“士”阶层的兴起
2018·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6 .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下列制度与“家谱”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士族制
D.井田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称为“亲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十七世纪英国的基层社会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他们主要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理相互交织。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并非完全的“按章办事”,而是时刻地变换着的。换言之,在教区的社会管理中,他们的裁决大多是依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的,教区民警和地方官吏都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地方共同体中,最有效的约束并非是来自帝国的条文章程,而是“睦邻关系”的传统,法律相比而言屈服于这种观念,而不是凌驾之上。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而不是冰冷的事实。这种闪烁着自由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处理问题方面没有严格的刻度作为标准,但是他在英国十七世纪的基层管理上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直到后来英国建立起规范化的近代的官僚体制,才逐渐取代这种“乡绅自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许洁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十七世纪英国与清代基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某种程度上说,周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持关系,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自天下大宗天子以下,逐次分出小家。这说明在周代
A.诸侯拥有了与周天子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B.以分封制作为政治统治的核心
C.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
D.中央集权的体制已经初具规模
9 .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018-06-22更新 | 1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9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西周天子祭王父曰皇祖考,源于古时为国者一姓,余民庶附,祭祖乃天子专职,只有君王天子有祖庙,而余人只能祭于宗室、宗庙,故而祭君王天子之父加一“祖”字,曰皇祖考。这一现象可用来考证西周时期
A.家族宗法观念源远流长
B.血缘亲疏影响政治地位
C.祭祀意在宣扬君权神授
D.王权与族权紧密相结合
2018-06-0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