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28次组卷 | 9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周代已形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这表明
A.嫡系血统关系受到重视B.分封制更注重王室贵族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D.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
2020-07-02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
A.天子B.诸侯C.士D.卿
2021-11-02更新 | 244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了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物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C.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5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重要的祭祀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下列与此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
6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周天子及其宗法上的血缘亲属为“姬”姓,殷商贵族为“子”姓,还有楚的“熊”姓,舜后裔的“姚”姓等姓和血缘的关系是清楚而单一的。材料表明当时
A.姬姓王族是分封的主体B.宗法关系决定着社会等级
C.以“姓”作为血缘纽带D.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列举了西周一些诸侯国的继承方式:鲁国兄死弟继,楚国采用少子继承制,秦国择勇猛者继承,曹国则无定制。这表明
A.周王室尚未实现集权B.宗法继承观念逐渐淡化
C.列国继承方式多样化D.嫡长子继承制并非主流
2020-05-15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9 . 西周时期,建国首先要营筑宗庙,在营造宫室时,宗庙被排在首要地位。宗庙不仅是贵族统治者供奉祖先神灵的殿堂,也是重要的施政场所。这表明西周时期
A.礼乐制度渐趋完备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特征
C.政权具有宗族性质.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020-05-02更新 | 895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